CBETA漢文大藏經:《選佛譜》卷第五
〇十一 通教位次門
(凡十位)
譜曰:
通前通後,名為通教。直明因緣生法,當體卽空。利根之人,旣見卽空,便見不空。不空乃是中道實相,則受別、圓來接,故名通後。若鈍根人,但見於空,則觀慧雖巧,終歸灰斷,故名通前。
又三乘之人,同皆體色入空,故名通教。此教無別部帙,但諸大乘經中,有明三乘共得道者,卽是同稟此教。故有三乘共十地也。
初、乾慧地
譜曰:
觀身、受、心、法,悉皆如幻如夢。雖未得煖法相似理水,而智慧深利,故名乾慧,乃外凡觀行位也。
(那那)等三,惑染旣強,須修五悔。(阿阿)等六,善法旣集,應階上地。(那佛)猶未斷見,故居八人。(謨佛)見斷思存,故登見地。(阿佛)則三界惑盡。(彌佛)則習亦稍侵。(陀佛)則道觀雙流。(佛佛)則開權顯實也。
問:前於體空觀中,則(佛佛)便登佛地。今於乾慧地中,乃(佛佛)僅成圓信,何耶?
答:前表一念不生,卽如如佛,乃不落階級義。今表從因至果,事非一蹴,乃化道儀軌義。然剋論通教佛相,未說斷迷中惑,亦祇與圓信齊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