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BETA漢文大藏經:《選佛譜》卷第四

〇第八 增上定學門

12.超越三昧

譜曰:
《般若經》說:行者依師子奮迅三昧,逆順出入超越三昧,離欲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,離生喜樂,入初禪。從初禪起,超入非非想處。從非非想處起,入滅受想定。從滅受想定起,還入初禪。從初禪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二禪。二禪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三禪。三禪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四禪。四禪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空處。空處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識處。識處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無所有處。無所有處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非非想處。非非想處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入散心中。散心中起,入滅定。滅定起,還入散心中。散心中起,入非非想定。非非想定起,住散心中。散心中起,入第四禪。第四禪起,住散心中。散心中起,入第三禪。第三禪起,住散心中。散心中起,入第二禪。第二禪起,住散心中。散心中起,入初禪。初禪起,住散心中,是名超越三昧。 超越之相,自有超入超出。如前二番經文所說。今明超入出中。各有四種:一順入超、二逆入超、三順逆入超、四逆順入超。出亦如是。復有傍超,亦論四種,譬如師子。有四種趠(敕教切):一者、前擲四十里,譬順超相;二卻擲四十里,譬逆超相;三右傍擲四十里,譬傍超入根本禪相;四左傍擲四十里,譬傍超入觀禪之相。 復有具足超、不具足超、具足超越,卽是菩薩。如上所說不具足超,卽是聲聞,不能自在遠超入故。但能從初禪,超入三禪,尚不能超二,何能超三?如黃師子,趠則不遠。若白師子,則能遠擲,可譬菩薩也。 若三乘行人入此三昧,具足修一切法門,是時觀定等法,轉深明利,更復出生百千三昧,功德深厚,神通猛利,故名修禪。
出世禪中對治無漏竟。(緣理無漏屬慧學攝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