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BETA漢文大藏經:《選佛譜》卷第五
〇第九 增上慧學門
8.求生淨土
譜曰:
言淨土者,謂西方十萬億土之外,有世界名為極樂。現有阿彌陀佛說法教化,彼佛因中發四十八願,莊嚴淨土,攝取眾生,今已得果,光明無量,壽命無量,念念接引有緣念佛眾生,生彼國土,恆受快樂,永不退轉。但令聞而生信,至誠發願者,則或觀彼土依正,或念彼佛功德,或念彼佛法身,或持彼佛名號,皆得往生。不論若男若女,若僧若俗,若老若少,若智若愚,若善若惡,乃至若人若天,若鬼若畜,但具信願行三,決得往生彼國。
生彼國者,皆人天身,具金色相,蓮華化生,相好畢備,永無三塗八難之苦,必階一生補處之位。所以千經萬論,極力讚勸,如《華嚴行願品》云:「願我臨欲命終時,盡除一切諸障礙,面見彼佛阿彌陀,卽得往生安樂剎。」《大乘入楞伽經》偈云:「十方諸剎土,眾生菩薩中,所有法報佛、化身及變化,皆從無量壽,極樂界中出。」又云「南天竺國中,大名德比丘,厥號為龍樹,能破有無宗,得初歡喜地,往生安樂國。」乃至《寶積》、《般若》、《楞嚴》、《法華》、《起信論》等,無不指歸極樂。而《大集賢護經》、《鼓音王經》、《十六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往生論》等,剋實指歸,終無二趣。又只此凡聖同居淨土,便能橫具上三淨土。故雖凡夫帶業,亦皆有分。而諸大菩薩,莫不同歸也。
(阿阿)中品下生者,孝養父母,行世仁慈故。(阿彌)中品中生者,一日一夜,奉持戒品故。
(彌彌)中品上生者,修行諸戒故。(那陀)下品下生者,具諸不善,至心稱名故。
(謨陀)下品中生者,有諸惡業,聞說佛威德,心不疑故。(阿陀)中品上生者,善根迴向,同(彌彌)故。
(彌陀)上品下生者,不謗大乘,發無上心故。(陀陀)上品中生者,於第一義,心不驚動故。
(那佛)疑城者,墮於疑悔,積集善根,雖希佛智,於自善根,不能生信故。
(謨佛)下上品者,雖造惡法,得聞經名,能稱佛名故。
(阿佛)上品上生者,捨離惑業,隨佛往生故。(彌佛)方便淨土者,六根清淨,離分段身故。
(陀佛)實報淨土者,定慧莊嚴,色心無盡故。(佛佛)寂光淨土者,如智不二,寂照難思故。
〈第九 增上慧學門〉竟